刘梁村也面临这种情况,地力不足,桑树长不好,鲁氏未来刘梁村之前,刘梁村没有一户人家养蚕。鲁氏挖蓄水塘,改良土壤,方法虽然原始落后,不过将桑树种起来,长势还不错。
有一些人家也开始学习,刘四根下的功夫最深,三十多亩桑园成了他发达之根本。然而大多数人家嫌桑树收效慢没有种,或者种了,没有种好。但有几户人家种好了桑,如今开始得计,包括梁三元家的八亩多桑田。
别看八亩来桑田,一亩能养两到两箔半蚕……南方的更高,一箔蚕能得十五两生丝,按照宋朝的标准一匹小绢五两,大绢十两,抛除茧头,一亩桑蚕吐的丝能织成三四匹半大绢,六七匹小绢,一匹大绢即便卖给行商也值一千来文钱,那怕像刘家那样只卖生丝,一斤也值八百文钱。因此有了七亩多桑园,虽不能说保持小康,起码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
所以梁三元家地不算特别多,家庭情况还可以,没有地租给人,也不需要租别人的地。
“狗子,汝将地收归欲奈何?”
梁三元是能相信的,刘昌郝将计划说了一遍。
“如此……”
梁小乙嘴巴严实,借钱的事谁也没说,这让两个长辈判断都出现了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