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的资料,对农活,刘昌郝也不陌生。
刘昌郝丢下众人,进山,去棘岭寨。
读书时,刘昌郝对王安石的保甲法是十分认可的,民兵制度嘛。他老爸以前就是一个民兵,冬天时偶尔也会练一练,但会免掉许多农业税,每年会到乡里的大礼堂听一堂教育课,不过有一顿丰美的免费午餐,还顺便着看一场电影。不管有没有用,农民肯定不会排斥。
后来才知道王安石的保甲法与刘昌郝老爸的民兵可不是一码子的事。
说起来简单,家有两丁选一丁为保丁,五丁为一保(先是十丁),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平时轮流上番,每年从十月到正月去县里教阅,上番时每名保丁可得三升米、十一文盐菜钱,都、副保正每年另外给钱七千文、大保长三千文。
先说这个米与盐菜钱。
两丁不是弟兄两,何谓丁,隋时定为21岁,唐天宝年间则为23岁,宋朝男子20为丁,60为老。甚至遇到特殊情况,男子能从15岁、13岁时便计入丁,老则扩大到65岁,美其名曰为次丁。
宋朝没有次丁,然而这时代结婚比较早,男子二十岁,父亲能有多大,不好意思 ,你家两丁了。
保甲法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