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价格不用说也开始大幅度下跌,各方面都要考虑其成本。
换成宋朝,只要刘昌郝将牡丹接活,不严重退化,便是暴利,芍药根的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否则刘昌郝不是要求名种芍药了,而改为培育药用芍药,再经过几年的培育,观察其根系情况,专门培育一两种根系发达的芍药。
刘昌郝之所以选择名种芍药,一是为了观赏性与经济价值,二也确实是做砧木。但这个砧木性质也不一样,非是求经济价值,而是求其变种。
不同砧木,对母本也会产生不同影响。就如牡丹,宋朝这种用野生牡丹碰运气的嫁接方式肯定不可取的,然而若是培育出凤丹等品种,其嫁接效果又胜过了芍药。
或如西瓜,用葫芦做砧木嫁接西瓜,西瓜会变得很大,产量高,然而大多数西瓜不是很甜。
刘昌郝以后用不同芍药的根做砧木,有的不会变种,有的会变种,有的变坏,有的却能变好。要的就是最后面的,那怕十个变种里出现一种变好的,那也是值得的。
牡丹四大名种,姚黄、魏紫、豆绿、赵粉,才出来两个呢。
不但是芍药根,朱三他们这一行,是雇人“窍”,可以想象,不但大多数名种牡丹能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