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还好一点,大伙未意识到它的价值,仅是当药材卖。到了明朝,发现它能做牡丹嫁接的砧木,价格迅速疯涨,需求决定市场,这才出现了有花农专门培育“粉玉奴”芍药的故事。但究竟要花多少钱,一看朱三到了洛阳能弄到多少接穗,二看洛阳那边的鲜根价
朱三挠了挠头,虽然他从事花木交易,从未做过药材方面的交易,于是又问:“药店价几何?”
“药店价何以比之?”
药店是论两卖的,而且多是切了片,别看这几根芍药根,刘昌郝转了好几家药店才买到手。
刘昌郝想了想又说:“吾估之,若是鲜根,一斤八九十文即可,然多挑剔之,一斤必超于百文,多者能达百二十文。”
不要以为是“窍”,数量多,窍户钱,过税钱,砧木钱,需花不少钱,尽管有了鞭炮,几人商议,还是压缩了大株采购数量。
秦瓦匠在边上说:“花如此之贵?”
韩道实乐了起来:“路边野花勿要钱,随便采。”
还要考虑李氏花行的抽解,其抽解比例乃是百分之十,刘昌郝只好将买大株的钱减少到五百缗钱。说是五百缗,实际是五百五十多缗钱,李氏花行拿走了五十五缗钱。
秦瓦匠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