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来的不是刘梁村那种车子,而是大平头车,也装了满满六辆车。来到城门口,官兵看了看他们手中的朱钞,放行。
来到第一家店,刘昌郝指着大炮仗下面的一行字说:“丈人,客人购买,须提醒之。”
上次回到家,刘昌郝想到京城密密麻麻的民宅,还是不放心,又让庄木匠做了一块雕版,上书一行字:易燃物,请于旷处燃放,点燃即离。
他是控制着药量的,应当问题不大。然而一旦技术泄露,若是有人不控制药量,到时候宋朝各个城市必然会有人因为放鞭炮而产生火灾。这个刘昌郝就不管了。
店主点头,开始清点货物,不仅是中秋节的鞭炮,刘昌郝还抢出几十缗“婚庆鞭炮”,价格规格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大鞭炮上面印的字。
货钱两讫后刘昌郝又与掌柜低声说了几句,掌柜也同意了。先将鞭炮搬进去,将车子拉远一点,刘昌郝提起几个长鞭放了起来。不管那个时代的人都喜欢看热闹,一下子围上来许多人,有的莫名其妙,有的问是何物事。
店主一一解释。
这等于是在做广告宣传,否则放在柜台上,都未必有顾客知道它的作用。
“走,往下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