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写在户帖上。
但方田均税法没有很好执行下去,如刘梁村的田等还是九等,户帖依然还是那个户帖了。因为户帖管理不规范,出现许多奇怪的事。如一士多解,考虑到路有远近,宋朝解试时间不统一,有的士子在这个地区没有考中,利用解试时间不统一,又跑到另外的州府去参加解试。还有水泊梁山三十六条好汉,纵横河北京东,官府一直搜查不到。
不过某些方面还会有作用的,如庄木匠,居满一年,刘昌郝可以请孔押司,给他们开出正式的户帖,持着户帖回老家,因为宋朝是准许百姓流动的,或于异地落户,他们老家的保正便拿庄木匠没办法。
刘昌郝想了一会说:“你若要回去,前两次,我让朱三他们中一人,陪你一道回去。”
“那算了。”
“无妨,前两次,你家只能回去一人,我让他们骑马带着你们回去,比较快,用不了多长时间,”特别是第一趟,庄木匠要处理房产与地产,容易产生纠纷,上番与教阅不能对付庄木匠,纠纷时便能对付庄木匠,有一个京城来的牙人代庄木匠处理,他们那边的保正便不敢肆意妄行,然后刘昌郝看着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