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徐芥方家的书坊便围着许多士子。
前些天,刘昌郝来到徐家书坊,留词一首,抛开当时的场景,这首词同样是一篇佳作。有好事者称,才齐三苏,词压晏王。晏便是晏几道,王便是王安石之子王雱。
晏几道开始绽露头角,王雱平时不作诗词,世人皆讥之,于是写出一篇《倦寻芳慢.露晞向晚》,名动京师。大伙才知道不是人家没才情作诗词,而是不屑作之。
反正你们两人虽牛,还没有人家牛,即便你不屑之。
朱三也反应了一件事,他去了福建路,发现福建路居然也有不少人在传唱刘昌郝的几乎新词。但让他苦闷地说,我就是替西坡居士买的棉籽,当地牙人皆讥笑,劝他莫要骗人。
朱三呆的时候还不长,否则也能在福建路发现有人用三字经教孺童了。
不是人家只会写节日诗词吗,且看,信手拈来,便是一首优秀的小令。虽然隐隐有些自傲之气,那岂不是很正常,且看大苏,三十九岁于密州写了密州出猎,以老夫自居,谁敢说他写的不对?
不过有人想想也觉得好笑,你们责问我用才情谋利,我便给你们一个答复,“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