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知道,知道得更多。
想弄清岭南,得弄清楚几个背景。
为什么隋炀帝要三征高句丽,翻开历史地图便能知道原因,西到玉门关,东到辽南与朝鲜半岛北部,皆是传统的汉人势力范围。高句丽乘中原十六国、南北朝混乱之即,不但吞并了朝鲜四郡,更彻底吞并了辽南。所以隋炀帝西征吐谷浑,到达玉门关收兵回来后,立即兵指高句丽。
后周与北宋的“北上”、“南下”。
柴荣选择北上,北宋得感谢柴荣,若不是柴荣将瀛州、莫州与易州大片土地收回来,宋朝会更被动。然而到了宋朝手中,又将易州丢掉。
赵匡胤雪夜访问赵普,赵普说南下。
不是南下,而是赵匡胤的心态。赵匡胤虽然能打,这时他已经做了皇帝,心态与以前不一样。南下更稳妥,至少能保住宋朝在中原的统治地位。虽然这时的辽国是鼎鼎大名的睡王耶律璟做皇帝,然而只要打败了,宋朝都可能会有亡国的危险。这个选择的结果,便是宋朝以后只能与辽国僵持,无法收回燕云十四州。
赵匡胤用玉斧在大渡河地图上一画,并说,非吾有也。自此以后,这种保守心态成了宋朝的祖宗家法。
潘美王明南征南汉,这两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