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本职是农夫,李冰、鲁班的什么与我无关,只是顺带着写一下。
但这个志向也不小了。
实际呢,刘昌郝的志向不是做德鲁伊,而是完成那几条任务,还有……未来宋朝真的很糟糕,得学会包装自己!
不过往后去,真的有一位让他尊敬的大德鲁伊,使得千家万户有所食,梦想着稻杆有高粱高,稻谷有黄豆大。
“棉花如何?”
“长势良好,四五年后,北方将渐不受寒冷所困矣。”
那天刘昌郝也说过,需四五年驯种,大伙也相信,终是岭南之物,一下子搬到北方来,能驯化出来就已经不容易。现在朝廷关心的不是长不长得出来,肯定能长得出来,而是产量究竟有多少。
“不知产量如何。”
“陈公,乃是第一年,产量或低矣,然福建路说高者不过三百余两,非多,五六百两,末学轻松实现也。”
“五六百两亦是好的。”
那天,陈绎于刘家吃过午饭,依然做了详细的交谈。
刘昌郝说,一百两做棉被,可抵一件毡毯,五十两做棉衣,可抵一件皮衣。也就是一亩地能种出来五六床棉被,或十件皮衣。一旦种子驯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