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标准,另外,凡是高湿度、无氧气和厚云层的行星都值得注意。”
“那还不简单,反正这一类行星少得可怜,碰到了别管有没有蛔类都直接摧毁,把蛔类可能利用的星球都毁了,我看它们还敢不敢找麻烦!”说着杨雷又担心地问,“墟,你说蛔类有智慧,能不能确定?万一它们是凭本能办事,毁了行星也不一定吓得倒它们。”
“这一点你不用担心,不过它们有没有超光速通讯方式令人怀疑,怕就怕你毁的星球再多其它的蛔类也不知情。”
“那我就毁到它们知情为止!”杨雷一锤定音。
对异星人的情况了解的越多就越让人感叹宇宙的神奇,杨雷很难想像究竟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进化出蛔类这样的智慧生命来。
墟模仿蛔类生存的环境建立了数字星球模型,在他强大的计算能力辅助下,模型星球确实具备了自然产生生命的能力,可问题是无论如何数据始终无法向蛔类个体的进化方向转变,令他非常困惑。
可如果反过来想一想呢?墟随后建立了地球的数字模型,并将发展方向向蛔类生存条件靠拢。
结果显示,长期的高湿将导致绝大多数人类的身体发生病变,少部分人重新适应环境,皮肤将变得如同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