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一直没停止过,但在劳碌与死亡之间,大多数人选择了后者——龙城的科研中心里保存着从新月号移交的蛔类个体和蟹兽标本,以往的战斗视频也对全部居民公开,可以随时查阅。
在大量的事实面前,反对派的声音从来没掀起过哪怕一丁点浪费花。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生物战舰,墟曾经深入研究过蛔类、岩类的生物战舰和十一号异星人的母舰碎片,加之他对基因工程的了解,复制或者重新设计一种全新的生物战舰不在话下。
而且生物战舰的生产对工业体系的依赖性极低,只要将最初的干细胞或者胚胎细胞培养成熟,再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用不了多久就能自然生长出一艘完整的生物战舰。另外生物战舰的恢复力极强,受损时只要营养足够,很快就能将损伤的船体生长出来,免去了维修保养的繁重工作。
而且只要生产出一艘拥有生育能力的生物战舰,就只需要等待它大量繁殖新有战舰就可以,免去了大量的重复性工作。
乍一看似乎比机械类战舰优越得多,墟也尝试着组合了几种适合人类的生物战舰模型,但无论是杨雷还是墟都从来没把生产生物战舰提上日程。
从军事角度讲,宇宙中只有人类的飞船是机械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