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郭子仪是一个言语慎重的人,而且一直以来都是。
本来,这几日虽然没有大仗,但是小规模的交锋还是有的,唐朝部下的精锐是他们有目共睹的,再加上唐朝手握玄铁重剑,刀枪不入,几乎无敌的存在,也给了冲锋陷阵的郭子仪手下军官以很大的心理压力。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有唐朝这样的主将,冲锋陷阵的时候,不知道可以占多少先机。
这一点,郭子仪深深的知道。这就是他为什么在长安危如累卵的情况下,也不敢贸然的撤兵河内,从西黄河营救长安的原因。像他这样老奸巨猾之徒,自然知道这样做的后果,那就是被唐朝趁胜追击然后再被舍瓦的部队合击,最终长安没有救成,反而再添败绩。
本来,唐朝制定的这个策略,就是征对他要急着营救西京的心情,以缓制敌,寻求机会,再图进击。
自从上次唐朝差点了郭子仪的埋伏计之后,唐朝对这只老狐狸深为忌惮,心也早就警惕,所以才没有立即决战。
其实,以唐朝军队的精锐,即使立即决战,郭子仪多半也挡不住,可是,郭子仪先已经占领河内要路,更占据青石峪险要之地,一旦利用地利,唐朝孤军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