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封禅书》曾经记载:“其来年冬,上议曰:‘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馀万,还祭黄帝冢桥山,释兵须如。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这上面就是说的黄帝的衣冠冢,后世比较出名的,还有如史可法的衣冠冢。
史可法为官清廉,政绩卓著,是明末闻名的政治家,军事家。
明崇祯十年七月至十二年夏,史可法任右金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四府及河南、湖广、江西邻近诸州、县,驻节六安州。
宏光元年,史可法拜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督师扬州,竭力协调江北四镇将领,以抵御清兵。
顺治二年,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拒绝投降,固守城池,后被攻破,壮烈牺牲。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遂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10天,史称“扬州十日”。
扬州城破后,史可法就义已十二天,由于当时天气较热,尸体腐烂不能辨认。
次年,史可法义子史德威葬史可法衣冠冢于扬州梅花岭下。
总而言之,建立衣冠冢,无非就是寄托怀念的心思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