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司徒弄玉有点不相信柳鹏会如此大方:“柳少,这可是你说的?只要一个壮班班头,到时候我们昌邑可以等到秋后再还清慢慢欠款,而且粮价就高不就低,你可亲口答应了!”
柳鹏笑了起来:“司徒,你好歹也是东莱钱庄的东主,有点自信好不好!”
“好好好!”司徒弄玉大声笑了起来:“我代昌邑官民谢过柳少了,对了,柳少,卜知县不方便见您,史载勋史老爷却见您一面,不方便您方便不?”
“史载勋?是那位举人公?”
司徒弄玉答道:“正是史老爷!”
昌邑县文脉不盛,不像黄县进士都是穷出不层,举人更是出了一大堆,在整个万历朝昌邑县只出了两位进士与几位举人,而在这些有功名的缙绅之中,在昌邑威望最高的却是两位举人。
其中一位就是现任定州知州的宋子质,正是有他的支持,司徒弄玉才有勇气跟柳鹏联系并把龙口的势力引入了昌邑,而另一位举人则是万历十九年中举的史载勋。
只是与沉浮官场几十年的宋子质不同,史载勋倒是有隐士风范,中举以后不曾出仕,而是闭门筑税仙馆读书二十余年,而这段隐居读书的经历让史载勋的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