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山东大旱,朝廷的赈灾力度总是慢了一步,一想到这一点,徐应元就觉得头大无比:“你是说朝廷真要从登莱两府运走二三十万石?”
柳鹏冷笑一声:“道臣总以为十万石就是上限,可是朝廷会把他的想法作当一回事吗?说不定完成了三十万石,朝廷又觉得我们登莱每年粮产不计其数,让他们运个六十万石甚至是一百万石……”
一说到这,徐应元觉得自己郁闷得快要自杀了,三十万石还不够,六十万石、一百万石,这是要在登州直接引发大规模的民变啊!
而且柳鹏似乎还嫌麻烦不够大,继续说道:“道臣觉得这件事很好办,登莱两府能给辽东接济十万石米豆,这样是最完美的情况,可是海运既开,辽东粮饷几乎完全依靠登莱接济,在这种情况,恐怕连巡抚大人都说不上话,何况他只是一个道臣罢了肯定是不断加压再加压,说不定朝廷有人以为一百万石都不够。”
柳鹏这话说得有些刻薄,但是说得却很有道理,别说陶朗先只是一个道臣,就算他是一个按察使、布政使甚至是巡抚,在这件事也缺乏足够的发言权。
辽东之战关系国运,大明朝肯定会赌上全部手上拥有的资源,至于地方官员的抗议,朝廷只会当作杂音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