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镇米价却在不断上涨,江西道监察御史唐世济称,“山海关米价,闻斗米值钱数钱”。
虽然斗米数钱是有所夸大的说法,但是现在辽东援军云集,军马多达数万匹,每天消耗的豆料数量惊人,形成了豆价上涨幅度远高于米价的奇怪现象。
在大明多数地区,米价几乎是豆价的一倍,象登莱召买米豆,米一石三钱八分,豆一石只要二钱银子,可是现在辽阳、广宁豆每斗一钱六分,粟米一斗二钱四分,豆价差不多是粟米价格的三分之二,实际还要更高一些。
所以对于现在的辽东来说,需粮饷甚急,尤其需要本色粮料,当年熊廷粥曾在当地建常平仓积谷备荒,但是真需要积谷备用的时候,这些积谷已经不翼而飞颗粒无存。
当然追究责任的时候,地方官员总能神奇无比地找到动用常平仓的合法记录,大明朝还需要这些地方官员办事,所以也没能继续追究,但唯一的解决方案就是从登莱海运米豆。
但是万历四十六年的登莱海运却受到既得利益者的攻击处处受阻,辽东巡抚李维翰甚至说从登莱海运米豆,合计海运陆运费用大约费银二三两才得粮一石,不若于当地直接召买为便,户部也说登莱海运得不偿失大费周章,所以万历四十六年只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