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熊经略的谋划,辽东有十八万大军,九万匹马,楼寨城池修缮一新,兵器枪炮一应俱全,即使不能与建奴平分秋色,也能先把局面稳住。”
柳鹏不得不承认魏瑜君说得没错,在诸位辽东经略之中,熊廷弼确实算是比较能干而且比较有办法的一位,但是接下去魏瑜的批评就比较严厉了:“但就是因此这样,所以熊经略必然不能长久”
即使是张玉蝉都明白这其中的道理,熊廷弼的办法归根到底就是一个添兵加饷把这场明金战争拖下去,直到把女真最终拖垮为止。
但问题在于熊廷弼需要的钱粮实在太多,别的不说,光是十八万将士一年的军饷就需要三百二十万两,日常食用米豆需要两百万石,但这仅仅是维持部队日常生活的基本粮饷,如果进行军事行动数量恐怕还要成倍地增长。
何况除了粮饷之外,熊廷弼在辽东的军事行动还需要更多的支出,光是消耗的武器恐怕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如此惊人的支出,最终的结果却是不能解决女真问题,顶多与建奴平分秋色而已,任何一个皇帝与内阁都不会这种情况允许一直延续下去,唯恐先把大明拖垮了。
熊廷弼除非能取得一次决定性会战的胜利,否则时间拖久了很有可能首先会把自己拖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