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能绝按去年的章程走,一定要多加米价!”
孙推官如数家珍地说道:“召买自四十六年而始,当时米每石三钱八钱,豆一石二钱,但是因为召买米豆的缘故,四十六年十二月本府一石黑石已经涨到二钱五钱!”
召买事实上就是强征,而且召买价格永远是低于市场价格,而那边苏通判事先在扫叶楼已经跟孙推官特意沟通过,当即说道:“而四十七年户部依旧按四十六年的题定则例来召买,豆还是一石二钱,可是当时登州一石豆至少二钱二分,很多地方要二钱三分甚至四分以上。”
那边陶朗先当即说道:“我当时就上书饷臣与户部了,请求适当加价,不论登莱,召买并脚价在内,豆每石应当是五钱四分五厘九毫,米每石则是六钱八分五厘,如此才能地方不至于赔补!”
但是这个时候登州知府徐应元却是毫不客气地说道:“问题是现在户部到现在还不肯通融处理,州县亏空极大无法应付,登州府更是库空如洗全靠借贷度日,而且饷臣是怎么说的?”
孙推官冷笑了一声:“当时饷臣说既然米价上涨,召买之价偏低导致无从召买,而登莱脚价较低,那么节省脚价以增加召买则例!”
饷臣这如意算盘打得太妙了,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