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的消息才在第一时间下达了这道调整建制的命令。
这个十万火急的消息就是朝廷罢辽东经略熊廷弼,以袁应泰继任。
熊廷弼在辽东经略固然有很多大手笔,但是金山银山花出去,却也只能勉强维持住辽东战线不至于崩溃,他又是刚愎自用喜欢到处树敌的性子,所以他的敌人不仅在战场上,也在朝堂之上。
五月后金克地花岭,六月攻王大人屯,七月熊廷弼又有沈北蒲河之失,折兵七百人,给事中姚宗文借机疏陈辽土日蹙,御史冯三元劾熊廷弼无谋者八、欺君者三,谓不罢熊廷弼辽必不保,御史张修德复劾其破坏辽阳。
熊廷弼是刚烈性子,直接就说“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甚至直接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结果等到朝议允熊廷弼去以袁应泰代,廷弼反而又上疏求勘:“辽师覆没,臣始驱羸卒数千,踉跄出关,至杏山,而铁岭又失。廷臣咸谓辽必亡,而今且地方安堵,举朝帖席。此非不操练、不部署者所能致也。若谓拥兵十万,不能斩将擒王,诚臣之罪。然求此于今日,亦岂易言。令箭催而张帅殒命,马上催而三路丧师,臣何敢复蹈前轨?”
但是熊廷弼这话虽然是发自内心字字血泪,却明显违背大明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