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道臣觉得这件事自己不管是向朝廷还是向海北镇都无法交代,因此他虽然也是进士出身,之前也对海北镇有诸多不满,但是弄清了真相之后,反而默许了海北镇大举进入濮州,只是要求海北军事后必须及时退出濮州。
而东昌府的诸位官员对这件事也是敢怒不敢言,他们觉得这纯属曹文衡与柳鹏的私人恩怨,但是曹文衡却是把大股开州盗引入了濮州甚至直接危及到东昌府的长治久安,这是诸位东昌府官员绝对不能容忍的一件事。
因此他们相互串联起来,决定在曹文衡与海北镇的冲突保持中立,而曹文衡当即神色大变:“东昌府诸位同仁?都是什么人?不会收了海北镇的金子银子吧?任通判,你要三思而后行”
他在东昌府经营了这么多年,自然有无数死党,而且东昌府包括下面的州县官吏中有很多人对柳鹏极度不满,成为曹文衡对抗海北镇的棋子。
有些人是以忠臣孝子自居,所以一定要与海北镇纠缠到底,有些对海北镇并无恶感,但却是受了曹文衡大恩,所以也要跟海北镇斗到底。
有些人却是名士风范,看不到海北镇所谓中西兼顾的一套,所以跟曹文衡一拍即合,还有些人纯粹是因为海北镇的崛起损害到他们的个人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