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她问便侃侃而谈起来。
大兴安岭自古就多出金矿,素有‘三千里大山镶金边’的说法。
意思就是但凡山下的沟壑里,都有黄金矿藏。
正因为如此,自清朝到民国数百年间,基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才有了闯关东的热潮。
闯关东最初的目的,为的就是山里的金矿。
至于后来金矿被官府和胡匪把持,淘金者只能沦为苦工,那就不提了。
再富含金矿,金子也不会在地面上。
想要金子,那就得打金井、掏金窝子。
当时没有机械设备,这些全靠人力完成,必须得人背着筐,下到十几米、几十米的金井里去把矿土背出来,然后再利用河道水流淘出里面的金沙。
没有机械设备,同样没有安全保障。
要说有,当时唯一的‘安保措施’就是,在矿区附近造一座灰仙祠。
老鼠擅长打洞,而且谁又听说过,老鼠会被自己打的洞压死的?
这灰仙,说的就是老鼠。
想平平安安,那就下金井前多去灰仙祠里上些供奉,多烧几炷香,保佑你能平平安安上来,领了工钱回去和老婆孩子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