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烧掉,意为让亡者骑马归西。
接着用大麦或大米煮成半熟的一碗干饭,把半熟的米饭盛进碗里,压实,取出来后成一个碗的形状,倒过来放在碗的口上面,竖插上一双筷子,放在死人头前,称做“倒头饭”。
关于起源来历,说封建旧时代,有一对夫妻流浪讨饭,来到一个小镇上,这年是冬天,又饿又冷非常无助!夫妻俩人就商量,应该找点事给别人当伙计,有手有脚饿死太可怜了,两人说今晚如冻不死,明天找事做。两人依在墙角过夜,到了第二天早上,妻子怎么也喊不醒丈夫,于是就大哭命苦的相公,哭着哭着心想相公和我在一起,受了一辈子苦,到死也没吃上一口饭,想到这她挨家挨户去讨饭,走了很多家都很穷。
走到一个土财主门口,她把这事讲诉一遍,财主听了很同情,吩咐下人给她弄一碗干饭扎双筷子,表示对死者的同情!财主告诉妇人你对你丈夫这么忠心,他死了倒头了就叫"倒头饭"吧?妇人连忙跪地道谢,财主说不忙谢,我帮助你把他葬了吧?你无依无靠以后留我家做事你同意吗?这位妇人答应了。财主喊了几个伙计把这相公给埋了,妇人就在坟头放这么一碗干饭,上面插作一双筷子,当地人很好奇,纷纷议论这时财主说了全部经过,人们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