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郊野或高山巅,使鸟啄食,认为可使死者魂升入天界。弃尸郊野者也称"弃葬"、"野葬"。掷尸空中者也称"天葬"。
《南史.夷貊传.扶南国》:"国俗,居丧则剃除须发。死者有四葬:水葬则投之江流,火葬则焚为灰烬,土葬则瘗埋之,鸟葬则弃之中野。"
《太平广记.蛮夷.顿逊》:"其俗,人死后鸟葬。将死,亲宾歌舞送于郭外,有鸟如鹅而色红,飞来万万.家人避之,鸟啄肉尽,乃去。即烧骨而沉水中也。"
胡朴字《中华全国风俗志.西藏.藏民丧葬之仪式》:"天葬与地葬稍别,掷尸于空中,使喂鸢鸟,肉尽则碎其骨,同于地葬。肉骨皆尽,然后家人互相庆贺,以为死者升天矣。"
……
原先我在树上看到的“巢穴墓”,里边有两具尸体,一具近乎化为骨骸,有风刮过,能看到皱裂黑化的骨骼上,会飘起一层晦涩骨粉。
而另外一具尸体十分奇特,好像不朽的干尸,表层皮肤,居然能看到一丝丝红润色泽,给人的感觉,这干尸死去不超过一年的错觉。
明明是一同时间葬下的。
一具腐朽成粉末,一具能保持“活人”的半形象,实在匪夷所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