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万变,如此便可稳得一胜,一旦河北为我所用,西向可攻山西,南下可取山东,据此三处,则可与华朝争一雌雄矣。”
薛万均家学渊源,胸有沟壑,从战术角度分析到战略态势,所言所述皆有理有据,当即便令堂中诸般人等皆频频颔首不已。
“好,此策甚妙,本王看着可行,大临(温彦博的字)以为如何啊?”
薛万均这么番长篇大论可谓是完全说到了罗艺的心坎上,心喜之下,罗艺自是不会有甚异议,只是出于慎重,他还是没急着下最后的决断,而是谨慎地将问题丢给了默立在一旁的司马温彦博——温彦博,山西太原人,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早年曾在隋朝担任文林郎、通直谒者,隋末大乱时,避居幽州,罗艺起兵割据之后,因其才高,三顾而请,委其为幽州司马,说起来乃是幽州军的第二号人物。
“大王明鉴,张君武此人多谋,实非等闲之辈可比,若我军欲行围魏救赵之策,当须先得布下迷阵方可,窃以为待得华朝大军渡过了大清河,我军也假作惊慌,先兵撤幽州,以慢其心,而后方好从容部署了去。”
温彦博对军略虽不算太精通,可却极其擅长权谋之道,这会儿仅仅寥寥数言,便已将薛万均所言的不足之处弥补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