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单名一个清字,虽说有些时运不济,却也是从县学州学,一步一个脚印升上来的赵州贡生,着实有些真才实学。
他进入贵和班几天之后,让杨凤楼不得不感叹,这人啊,只要放对了位置,就能焕出他独有的光彩。
张清,便是如此。
进入贵和班不过几天功夫,便完成了所有资产登记造册,大到蟒服大靠,小到旦角头面上的一支钗子,都按照杨凤楼提供的粗陋条目,全都在花册上记录得明明白白。
说实话,这些演出用的服装,除了杨凤楼自己制作的那些,都是他承接了任务之后,通过用龙武军的关系,请将作监和织造署的匠人赶制的,由于时间紧迫,杨凤楼一拿到这些服装道具,便急急上路,还真没时间仔细清点一番。
等到张清把清单举到他的面前,杨凤楼才知道贵和班现在到底有多少家底。
不但如此,张清还按照杨凤楼的建议,形成了出入账目,简单分工之下,张清执掌出账,泥鳅执掌入账,约定每月,贵和班六月十七离开长安,白天赶路三程九十里,夜晚排演《长坂坡》,过河中府,走绛州,晋州,沁州,仪州,历时半月有余,便来到了太行山下。
按照原本的计划,应该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