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
但是,要将这些船怎么合理的武装起来,这就需要好好摸索了。
当下,战列舰和战列线这个概念已经有了雏形,但还没有正式提出,还处于一定的进化和模糊状态。
所以,海上的作战力量还是以武装商船和战船为主,主要武器就是红衣大炮这种类型的火炮。
然后最大的区别就是各国船只的不同构造,通过不同类型的船只,搭配不同数量的火炮。
比如,有的国家走大型化路线,船只很大,再通过建造几层甲板,配备更多的火炮,比如西班牙人。
而有的国家则更注重灵活性和数量,比如荷兰人。
而大明,似乎已经被时代抛弃,船只更趋于小型化,大型战船才400料,不过一百三十吨左右的排水量。
装备的火炮也不多,绝大多数连十门炮都不到。
而同时期的西方战船,因为有两层,甚至是三层甲板,所以动则几十门火炮,超过一百门火炮的情形也很常见。
哪怕是走小型化路线的荷兰人,随便拿出一艘船,也比大明的船只大很多。
十一年前明荷之间的料罗湾海战,郑芝龙之所以取胜,最主要原因还是数量占着绝对优势,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