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颇没有底。
林小冬道:“我们是共同出资,考虑到这件工程的难度,我不建议我们控股,而且高轩也答应了,会有更多的附着项目在沧州落地,到时候,我们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些支柱产业就行了。”
柳清漪想了想,道:“项目放在沧州我没有意见,但是九九、茹君和前进都参与进去,我们不可能再有多余的精力去从事别的行业了。”
林小冬道:“这个我知道,不过我还没想好怎么办。”
柳清漪道:“不能让茹姐闲着呢,我们忙得焦头烂额,她在国外舒服呢,这事她也不能抽身事外。”
当晚,林小冬便打了电话给远在美国的沈碧茹,听了林小冬的介绍,沈碧茹也有些意外:“这个可是大动作哦,我觉得吧,你们把事情的难度考虑得有些简单了。”
沈碧茹例举了几个问题,一个是人才的问题。像这么大的一个行业,仅仅依靠老维头的一个团队,恐怕不现实,而且这不像股市,捞一把就走,干的是长期的行当,否则投入那么多资金进去就显得没有意义了。所以,必须要有储备方面的人才。二就是工人的问题。招工倒没有太大的难度,但关键问题是这是技术活,可不是民间缝几个玩具、钉几个皮球,所以需要大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