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王振那大太监一手安排的,皇上和太后并不知情。很多事情如果拿到台面上说事,王振也不敢。因为明朝是文官势力极大的朝代,这些文官口诛笔伐,世事抬不过一个“理”字,有时候皇帝面对自己的错误还不得不向全天下颁布《罪己诏》,提出自我批评,并惩罚自己。这时候,虽说王振有很多事情是可以一手遮天的,但也不敢太过分,特别怕文人上本参奏。
魏庠接着说道:“我有一个远房亲戚,是山西布政使司太原府太山县的县令陈甫规,你们去投奔他吧,住个三五年,避一避风头。柴宝臣,你有秀才功名,我写一封推荐信,你可前去做一名书吏师爷。你要刻苦读书,将来谋得一官半职,也可衣锦还乡。我女儿出嫁的前几天还寻死觅活地说非你不嫁。可见她对你痴心一片,老朽现在将我儿一生托付于你,不知你能不能答应?”说完,魏庠朝着柴宝臣深深作了一揖。魏庠何尝不明白,现在魏苏已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难道置她大好青春于不顾,还让她守一辈子寡不成,眼前最好的办法,就是恳请柴宝臣娶了他,毕竟柴宝臣救了自己的女儿,以身相许报答大恩殊无不可。何况柴宝臣现在已是秀才功名,又是刻苦饱学之人,将来前途或不可限量。
柴宝臣当此时刻,看也没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