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清日舰队展开炮战的距离,旗舰“维切尔斯巴赫”号率先炮。它的双联装24o毫米主炮同时开火,咚隆轰响尚在海面回荡,其余四艘战列舰也相继出震耳咆哮。晴朗天气带来理想的视野,普通望远镜就足以让人们辨别远处海面的情形:装有触引信的炮弹落水即轰起大团水花,有的瞬间吞噬浮靶,有的距离浮靶尚有三四十米,命中精度一目了然。
单纯就舰炮口径而言,德国恺撒。腓特烈三世级和维切尔斯巴赫级使用的24o毫米主炮在各国同期建造的主力舰中是最小的,故而英国人将它们视为“大型装甲舰”而不是“战列舰”。这倒不是因为德国人造不出质量合格的大口径舰炮,较恺撒。腓特烈三世级更早建造的勃兰登堡级装甲舰就装备了性能良好的28o毫米舰炮,为清帝国建造的定远级铁甲舰更是安装了3o5毫米口径的克虏伯后膛炮。.
之所以在吨位更大的主力舰上安装口径更小的火炮,要原因就是十年前的清日黄海大战,当时吨位和舰炮口径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凭借射炮快精准的射击赢得了胜利。在摸索中前行的德国海军格外重视这场海战带来的经验和启示,凭着一流的冶金技术,他们制造出了这个时代最大口径的射炮,也即是克虏伯的4o倍径24o毫米炮,辅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