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日傍晚,俄国,圣彼得堡。
沙皇签署的正式总动员令已在两天前下达,大街小巷、港口码头随处可见列队集结的军人,偶尔还能看到腰挎佩刀的骑兵昂挺胸地经过。此时俄国尚未向任何国家宣战,也未有任何国家向俄国宣战,但德国的最后通牒已然意味着战争的迫近。普鲁士人是天生的军人,俄罗斯人亦以彪悍而闻名。在普鲁士崛起之前,靠近东欧的德意志诸国饱受斯拉夫人的袭扰,腓特烈大帝时期,普鲁士王国在奥地利、法国和俄国的联手进攻下几乎灭国,所以德国人在心理上仍对蝗虫般的俄队怀有恐惧,俄国人虽然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但在那之后的百多年里,俄队对外征战胜少百多,更蒙受了日俄战争的耻辱性失利,对阵军事技术先进、装备水平优良的德队并无优势。
尽管德国人并不那么好对付,此番动员所针对的要目标,奥匈帝国,在俄国人眼里只是一只外强中干的病虎。年前的波斯尼亚危机,奥匈帝国依仗德国盟友的支持在边境集结军队,强硬地吞并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那时俄队尚未从日俄战争的惨败中完全恢复过来,无力抗衡德奥,因而被迫同塞尔维亚做出让步,导致国内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进一步恶化,俄国统治阶层和军队将领对此始终耿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