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初,绝大多数无畏舰的主炮只有处于水平位置才能装填弹药,这一点机械和电气技术居于领先地位的英德两国也不例外,但在日德兰半岛海域,两支建造时间、体型吨位甚至成本造价都颇为接近的舰队,射击度竟存在近一倍的差距,以至于在一艘艘英国战列舰上,无论英国炮手们如何努力,都不得不面对来势迅猛的敌方炮火。
究其原因,这一时期的德国海军为他们的主炮选用了能够保证射程和精度的高轻弹,在主炮口径本来就比英国无畏舰小的情况下,炮弹和射药重量更轻,自然易于搬运装填,而且德国无畏舰射击系统的电气化程度较高,炮塔转动和扬弹供弹装置为电动操作,主炮通过彼此独立的液压装置提升,且配备有专门的复位指示器。炮弹和射药通过供弹通道提升到炮塔之后,还将通过一套辅助系统运送到位,大大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环节,保证了战斗过程中持续的高射状态。当然了,所有电力和液压驱动的系统都有备用的人工操作系统,一旦舰上的电气控制系统在战斗中生故障,炮手们只能以最原始的方式操纵火炮,射击度可想而知。
确如英国人担心的那样,他们还没有任何一艘战列舰完成再装填并动第四轮齐射,德国人后先至,左侧也即西南方海面再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