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战俘供述,部署在我们正对面的是法国第3集团军,这支部队的总司令是吕夫,一个被同僚称为加农诗人的法国指挥官。 之所以被冠以这样的外号,估计是因为他比较重视加农炮的运用,但法国6军的主要将领们似乎并不喜欢重炮。按照我们的推断,吕夫的集团军拥有8到1o个师的一线部队和若干个师的预备部队,总兵力过25万。”
“在法国第3集团军的右翼,本军团防区的西南方,大约是在圣米耶勒到讷夫夏托一线,部署着德朗格尔指挥的法国第4集团军,这是个参加过普法战争的老将,而且已经到了法军服役年限的64岁,但还是被留了下来担任指挥官。据我所知,这个人像拿破仑一样身材矮小,精力充沛,热衷进攻。在阿尔萨斯,他的骑兵部队冲得最凶,结果在巴伐利亚军团的炮火和机枪面前血流成河,听说最惨的一场战斗,法国骑兵在一个小时内阵亡了两千多人,骑士和马匹的尸体铺满了田野。”
冯卡森上校是威廉皇储的席参谋官,出生于普鲁士的传统军人世家,战争爆时刚满4o岁,他才思 敏捷,细心谨慎,又有着这个时期许多德官共有的傲慢性格。在军团司令部的微缩沙盘旁,他以流畅的语言向夏树介绍了目前所掌握的敌情,而脸尖目利、身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