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了一项艰巨且危险的任务:前往智利装运硝石。
在人工合成硝酸盐的技术普及之前,智利出产的天然硝石在市场上占据垄断地位,是生产农业化肥和军火弹药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南特”号一次可以运输近万吨的硝石,经由兵工厂制造成数以万计的子弹、炮弹和炸药,送到前线将士手中用以对抗德队。更重要的是,德国的商船此时仍无法穿过英国的封锁进入大西洋,也就无从获得智利硝石,协约国并不知道德国人已经获得了人工合成硝酸盐的实用技术,从而摆脱了对天然硝石的绝对依赖。早在战争爆以前,协约国就有意限制德国进口硝石,他们推测德国的硝石储备最多可以维持他们打半年的仗,也就是说,只要法队再坚持三个月,德国人就会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巴拿马运河在1914年8月15日正式通航之后,从法国到智利的航程缩短了几千海里,但往返一趟依然有近万海里之遥。驶过亚尔群岛之后,“南特”号离法国西海岸就只剩最后一千多海里,以正常航只需四天即可抵达,但泽拉尼和他的船员们都知道,离家越近,潜在的威胁越大。德国潜艇已不满足于封锁英国水域,9月份以来,毗邻英吉利海峡的比斯开湾频有船只遇袭,“布吕歇尔”和“格劳登兹”结伴进入大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