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帝国的军事实力正处在鼎盛状态,野心勃勃地谋夺有着“东欧粮仓”的乌克兰,奥斯曼土耳其一直垂涎着高加索以北的富饶土地还有盛产石油的阿塞拜疆,奥匈帝国的军事力量在与俄军的交锋中被打成了“粉碎性骨折”,哈布斯堡王朝的威望因此降到了历史的最低点,二元制君主国希望通过扩张领土来扫除作战失利的负面影响。
与德奥土三强不同,同盟国阵营的新丁保加利亚和意大利,虽已履行了对俄宣战的义务,却对进攻俄国兴趣寥寥。保加利亚割得塞尔维亚东部大片国土,对领土的已经得到了满足,这个巴尔干小国与俄国有着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显然不愿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过分得罪这头巨熊。基于相似的原因,意大利人不愿冒着被俄国人记恨的风险谋夺一两块远离本土的飞地,他们忙于占领法国和英国根据停战条约割让的殖民地以及英法衰败所让出的国际贸易市场,对东线战事只负责在后方摇旗呐喊。
出于锻炼作战部队、增进同盟友谊、扩大国家影响的考虑,不久之前,爱尔兰以同盟阵营成员国的身份对俄宣战,并宣布将向东线派遣作战部队,但这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轩然大波,只有德国的报刊以热情洋溢的辞藻对昔日“霍亨索伦天才”领导的爱尔兰军队表示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