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地中海南岸的晴媚阳光,爱尔兰海军训练舰“库丘林”号载着国王夫妇、十数军政官员以及一群朝气蓬勃的海军学员驶入地中海北部的亚得里亚海。 这里的冬天虽不及北欧那么寒冷,仍能见到壮观唯美的海上雪景。
“库丘林”号抵达奥匈帝国的阜姆港时,正好碰上爱尔兰最大的远洋商船“帕苏朗”号在此装卸货物。自从三国经贸协定签署生效以来,爱尔兰的商船队频繁进出奥匈帝国和西班牙港口,将西里西亚、波西米亚出产的工业品和埃布罗河谷地、安达卢西亚平原出产的农牧产品运往世界各地,换来这两个国家所需要的工业原料、生活消耗品以及利于国家经济展和社会运转的外汇资金,既巩固了三国经贸联盟的合作关系,又给爱尔兰的航运业带来了旺盛的生机。
三国经贸同盟带来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但还不是奥匈帝国这两年来显露复苏迹象的主要动因。奥匈帝国属于战争的胜利一方,很多在战场上失去的东西都通过停战条约得到了补偿奥匈军队进占塞尔维亚和南乌克兰,暂时捻灭了国内斯拉夫民族的独立;数十万俄国战俘的强制劳动,基本修复了东加里西亚受战火摧残的交通和工业设施;南波兰和东乌克兰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及生活在这里的百万居民划归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