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沉美国主力战列舰“爱荷达”号的级猎手,其实墨西哥基督反抗军能够击沉美舰,运气好到爆棚是一方面,美国人当时也还普遍存在麻痹大意的心态,客观而言,“箭鱼”除了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各项技术数据相比英德两国的现役鱼雷机并不占优,日本海军大批量订购并准备进行许可生产,单架成本能够控制在4oooo万马克以下,看起来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战争时期却有可能自酿苦果。要知道即将进行测试的ik22t“级箭鱼”采用了封闭座舱和大起落架设计,配以固定前缘缝翼和后缘襟翼技术,拥有极强的短距起降能力,在搭载重型航空鱼雷的情况下,能够以3oo公里的时飞行12oo公里,各项数据均较“箭鱼”有大幅提升,处在研设计阶段的单翼轰炸机,主要性能更将“箭鱼”甩出了至少两条街!
绰号“鱼鹰”的ik3ot跟“箭鱼”同出爱尔兰皇家飞机制造厂,外观跟德国海军的ju17有不少相似之处,以至于人们普遍认为效力于德意志航空公司的雨果容克博士在爱尔兰舰载轰炸机的研设计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实际上两款舰载轰炸机的内部结构相差很大,性能特点各有侧重ju17俯冲能力极强,ik3ot采用内置弹仓,操纵性极佳,战斗载荷下的飞行度居于各国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