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和奥匈帝国的“特格特霍夫”号,奥斯曼海军原本计划订购两艘,但埃及起义、北高加索冲突以及波斯战乱令奥斯曼帝费激增,于是这一计划被无限期退出。标准型舰艇最大的优势是简单实用,同盟者级和阿尔斯特级的建造成本仅为齐柏林级的一半左右,而且随着战争大幕的开启,德国和爱尔兰已经开始了型航母的流水线生产,只消八到九个月能够建造出第一批由爱尔兰建造六艘,德国建造十二艘。
简单实用的另一面是它的易损性,“阿尔斯特”号是阿尔斯特级和同盟者级的原型舰,标准排水量只有2o35o吨,防护水平与标准军礼级重巡洋舰相当,在运气稍差的情况下,一条鱼雷或几枚航空炸弹可能将其送入海底。半小时之前,同盟国舰队受到美英飞机的攻击,一枚型航空炸弹落在了“阿尔斯特”号左舷近旁,当即炸穿了它水线下方两米处的装甲,造成一个油舱和两个水密舱生渗漏,这虽然属于轻微伤,但暴露出了这艘航母在防护方面的不足。若落在近舷处的不是一枚型航弹而是一枚两百公斤以的重型炸弹,或是挨一直接命,情况又当如何?
“长官,齐柏林号出指令,第三批飞机3o分钟后开始集结,4o分钟后编队出,各舰不得延误。”
听了参谋官的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