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的军事外交精力都被牵制在了巴尔干半岛,而意大利统一时间太晚,错过了扩张殖民地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两个公认的“列强国家”海外殖民地少得可怜。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o世纪上半叶,海外殖民地的多寡对国家的经济展意义重大,英法美德在一战前后的变化便是绝佳例证。英法这两个老牌列强战败失去了大量海外殖民地,工业连年倒退,经济一蹶不振,德国的殖民地面积则在19141915年间暴增四倍有余,来自殖民地的原料和劳力使得德国工业迎来了第二个飞跃期,至1932年,德国的经济规模较1913年增加了3oo,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比值从16提高到了34,与美国的差距大幅缩小。
作为一战的战胜国,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的统治者们都希望在战后大展拳脚。 彼时意大利海军实力稍强,而奥匈帝国的国力强于意大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年轻皇帝不甘自己的海军困在小小的亚得里亚海,在他的支持和推动下,四艘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级战列舰得以顺利建成,加上四艘联合力量级,奥匈海军有了地中海最为强大的战列舰队,而且分别从德国人、土耳其人手里弄到了马赫迪耶港和马特鲁港的使用权,使得帝国舰队在地中海南岸有了两个重要的驻泊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