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4月27日,美日举行停战谈判的消息出现在各国报刊的醒目位置。虽然美军通过一连串的胜利成功扭转了形势,前线将士斗志昂扬,后方又有西方同盟国的暗中支援,但日军的有生力量犹在,而且控制着菲律宾、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所罗门群岛等众多占领区,照着目前的节奏打下去,美国人掏空国库也未必能够打赢,何况《柏林停战条约》始终是悬挂在他们头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反转。战争期间,他们在太平洋战区付出七十多万人伤亡、四十万余万人被俘的沉重代价,过三分之一的海军舰艇和多达四千三百架战机损失于此,而且随着战争状态的结束,《柏林停战条约》的多项条款被激活,美国人不得不在大幅度裁减军队规模的同时,向西方同盟国偿付高额的战争赔款和军购款项,这不但要掏空他们百年来的积蓄,还将透支他们未来至少十年的政府收入。
两个月后,在国联的积极斡旋以及西方同盟国和苏俄的联合施压下,日本政府极不情愿地与中国展开停战谈判,日方的苛刻条件简直是以不战而胜的方式击垮中国政府,关键时刻,来自欧洲的战略性援助和免息贷款给了中国政府破釜沉舟的底气,他们最终以日方认为中方不可能接受的条件签下了《武汉停战协定》,使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