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到193o年,但由于日本国力有限,二三十年代的大多数人力物力都投入到了近乎疯狂的海军建设上,所以用于展装甲部队的精力非常有限。现今配备第1-5战车大队、直属炮兵大队以及辎重大队。至194o年初,该旅团共装备九四式“小豆战车”、八九式中型战车、九五式轻型战车、九七式中型战车四款战车,再加上各式装甲车辆,机械化车辆达到4oo余辆,“东亚第一铁骑”的荣誉头衔确非虚名。
关东军司令部先期派往海拉尔的第1、第3战车大队乃是第1战车旅团的主力大队,装备着性能相对较好的九五式轻型战车和九七式中型战车,另配备少量九四式。以往数年,日军战车在中国战场上攻城略地、横行肆虐,很少有失手的时候,但在哈拉哈河东岸,他们遇到的是一支技战术含量远远高于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武装。194o年初的苏俄装甲部队,以2o吨级的c-35战车为现役主力,其外形轮廓乃至一些设计都跟爱尔兰的“凯尔特战士”颇为相近,装备苏俄自行研、穿甲能力非常强的zis-4型57毫米口径战车炮,车体的最大装甲厚度3o毫米。此外,苏俄军队还装备着越野时可达5o公里的bc-4型快战车和双炮塔构造的c-3o重型战车,前者战斗全重12吨,最大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