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辩解,理事会还是认定了两国对阿尔巴尼亚战乱所应承担的责任,德国、爱尔兰、西班牙这三大常任理事国联合提出了阿尔巴尼亚维和方案。对于这一方案的内容,奥匈帝国和意大利方面均表示不满。按照以往的议事规则,他们拥有一票否决权,所以任何有损常任理事国利益的实质性议案都不会获得通过。为了解决这一不是bug的bug,常任理事国中的德国、爱尔兰、西班牙、阿根廷联合16个理事国起组建国际安全理事会,专门负责处理国际安全事务,决策维和部队出兵事宜,此前负责维和部队组建、编成、训练、部署及后勤补给等事务的维和部队联合指挥部改为对国际安全理事会负责,此举是将出兵维和的决策权从国联理事会转到了新成立的国际安全理事会,在新的运行架构下,常任理事国是无权否决安全理事会出兵决定的。
尽管国际安全理事会的组建和运作使得国联向阿尔巴尼亚派遣维和部队成为可能,但单纯依靠维和部队来解决阿尔巴尼亚战乱问题并不现实,奥匈帝国和意大利的深度介入才是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因素。为了迫使这两大南欧强国的改变立场,一经1o月举行的国联成员国大会投票通过,国际安全理事会迅布了维和部队第三次扩充方案,宣称要将维和部队的规模扩充至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