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座重水工厂的年最大产能达到了15-16吨,占到了全世界重水产量的百分之八十还多!
有了充裕的重水供应,爱尔兰的核工业自然而然地选择了重水反应堆路线。第一座试验型的重水反应堆出现在1937年秋,那时爱尔兰刚刚攒足了用以建立小型重水反应堆所需的重水,并由此开始了钚239等武器级核原料的提炼。3o年代末,随着重水供应能力的迅提升,新的工业型重水反应堆应运而生,钚239的年产量在1944年达到了4.6千克的巅峰值,这意味着爱尔兰只凭自己的能力就能够凑足制造一枚内爆型原子弹的核材料,加之对内爆型核弹构造的技术研究,他们完全有能力在1945年初成为全世界第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但是,爱尔兰政府既没有匆匆宣布他们研出了原子弹,也没有在本土或任何一处海外占领区试验这种威力空前的大杀器,而是冷静观察世界形势的变化,同时默默积蓄自己的力量。同一时期,当今工业、科技最强大的两个国家——德国和美国,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核武器的研究,而且因为核理论领军人物与技术资源的各自特点走上了稍有区别的两种路线。美利坚的资金投入和人才资源都逊色于赢得两次世界大战的德意志,但他们起步较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