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国将会水到渠成。早在3o年代,人们就在阿拉伯半岛现了丰富的石油资源,阿拉伯联盟为了赶走奥斯曼统治者,以石油资源的部分开采权作为筹码,先后取得了美英阵营、意大利以及日本的支持,再后来西方同盟国与日本划界而治,德国资本大举“入侵”,形成了当前德国企业占据主导、意大利企业见缝插针的格局。无论德国人还是意大利人,都不希望战乱影响他们的石油开采,因而对各中东国家采取“胡萝卜加大棒”的策略。在德国的主导下,国联于1946年3月通过了向巴勒斯坦地区派遣维和部队的决议,使得叙利亚和阿拉伯王国的纷争暂时告一段落。可是好景不长,在进入1947年之后,巴勒斯坦地区的局势随着阿拉伯人打压、驱逐犹太人而再度恶化,8ooo多人的国联维和部队要维持整个地区的稳定,兵力自是捉襟见肘。在那些维和部队难以顾及的街区以及离巴勒斯坦较远的定居点,针对犹太人的暴力事件频频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在这种情况下,欧洲的犹太财阀、商贾、学者积极奔走,试图借国际社会的力量来改变巴勒斯坦乱局,然而在7月份的国联理事会上,向巴勒斯坦增派维和部队的提案未能获得通过——该提案虽然是由德国与会代表提出的,但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