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好感,可这些机翼上有着醒目铁十字徽标的战机还是让特拉维夫的紧张局势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和。
德国人决定出手,一直对中东资源垂涎万分的意大利人依旧不甘落后。他们的战舰从塔兰托港启程,紧跟着德国人的脚步加入到这场政治舆论意义远大于军事的维和行动中来。所不同的是,在犹太方面的盛邀款待下,意大利人直接把战舰开进了特拉维夫港,并派出一支由2oo名6战兵组成的维和部队入驻城区。意大利观察员在城区趾高气昂地外出巡游,并在犹太人的带领下察看了他们跟阿拉伯王国政府军对峙的现场,还大张旗鼓地跟阿拉伯政府军的指挥官进行了交谈。意大利人的出现让阿拉伯人恼火却又无奈,他们担心遭到国联制裁,唯恐特拉维夫像耶路撒冷一样变成维和部队代管之地,因而很快解除了对特拉维夫的全面封锁,并令部队后撤了一段距离,但近卫炮兵师的重炮依然可以随时轰击特拉维夫,巴勒斯坦犹太人与阿拉伯王国之间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
数日之后,新联合王国代表在国联理事国会议上提出了巴勒斯坦地区实行自治的提案。在双边谈判桌扯皮无果的情况下,以区域自治的方式制造一个缓冲区确实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而包括德国在内,所有国联理事国的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