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其效率和精度可想而知。就技术测试、实弹操练以及为数不多的实战情况来看,自导式火箭弹在一两公里以内能够挥出最佳效果,若是射距离较远,敌方战机通过大范围机动就能够轻易摆脱攻击,而相较于战机,舰艇的度慢、体形大,所以在五六公里之外投射的自导式火箭弹通常能达到较高的命中率——这是爱尔兰人通过大量实弹检测得出的结论。在美日菲律宾之战中,美军战机也确实使用自导式火箭弹击伤过日军舰船。不过,无论是早期弹径8o毫米的im-475“凯伊之箭”,还是如今弹径127毫米的im-483“鲁格之矛”,其攻击方式和爆破威力还不足以干掉千吨级以上的战斗舰艇,加之造价昂贵,用来对付敌方舰艇并不划算。
视线中,两枚掠海而过的火箭弹拉出了两道平行的白烟尾迹,这两条醒目烟迹的正前方,便是领头的意大利轻巡洋舰。在距离目标还有大约二十米的地方,两枚火箭弹当空爆炸。这个爆炸位置固然不能对意大利战舰的主体结构造成破坏,但它们绝不是给意大利人当烟花的——“鲁格之矛”采用的是破片式高爆战斗部,预制破片是穿透能力很强的钨珠破片,杀伤范围相当可观,用来对付敌方战机的密集编队甚是畅快,攻击无防护或受到轻装甲保护的地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