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给我沿着前面的凹口两侧向南边的隘口包抄,把咱们的二门战防炮也拉上来。”
赵镇藩在望远镜中一见黄超拉开的架势,气得举着望远镜的手不由自主的颤抖,黄超哪里是在试探啊!分明想是夺关冲口。
经过了几个小时的休整,379团的官兵恢复了部分体力,所以进攻的队形拉得十分漂亮。
身为师长的赵镇藩并没有去干涉黄超地行动,因为他知道部队一旦展开。在匆匆改变会造成多么严重的混乱,还有一点就是埋藏在赵镇藩心底,包括赵镇藩自己都不会承认的,就是赵镇藩同黄超一样都有将隘口一鼓作气而下的想法。
毕竟军人是为了荣誉而活的,如果能理解“越是艰难越向前”这句话,就能理解有些冷静严谨的职业军人往往会做出孤注一掷的举动,因为“越是艰难越向前”之后就是无尚的荣光,巨大的困难与牺牲相对的就是一战成名存青史,这是一种让军人无法抵御地诱惑。
与赵镇藩持不同意见的奥斯也在仔细的观察,中亚军的反常部署让奥斯也有些拿捏不准了。按正常道理,中亚军如果想要固守斋公房隘口两翼阵地,那么势必就要保持隘口前地纵深。
但是此刻联盟士兵已经将阵地修到了半山腰偏上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