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够。官差吃饭和他们这些流放的人都不在一起,但是住的地方却紧挨着他们,官差要看押流犯的嘛。
一日李瑗趁着官差吃饭时,在端菜的两个姨娘走了后,叫着弟弟李安一起过去,让李安在一旁等着,然后她在官差屋后粗哑着嗓子高声道:“我听说三小姐上次卖给喜来居的菜方子赚得不少钱呢?有三五百两吧?我看那腊肉也做得很好,怎么不见她卖那腊肉方子?”
说这话时,她并不知道李瑶先时方子卖得多少钱。只是她问过李珮,知道这些官差靠卖菜方子并没赚得多少钱。于是这时她胡乱说了个价钱,说完就忙带着李安离开了。而她离开后,屋里先时喝酒吃菜还闹得热火朝天的官差,却不约而同静了下来。
喜来居酒楼生意虽然在北边各县几乎都有,但是越往石林去,喜来居这样的大酒楼就少了。加之李瑶卖菜方子不怎么上心,都是让官差贱价胡乱卖,故而卖得四五个菜,官差一人也就分得一二十两银罢了。
若不是特别复杂的菜,其实并不怎么能卖上价钱的。而李瑶拿手的菜都卖给了喜来居,她其后的一些家常菜自然就不出奇了。再说这边客商少,是个酒楼也没什么规格。李瑶不上心,官差不会卖,酒楼也不愿意花大价钱购买方子,如此自然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