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炉时匠人们都会像里面丢一些成品瓷器的碎片,没有内温炉保护的瓷片在炼金火焰的灼烧下很快就会化为灰烬,只有等到所有的瓷片尽数被火焰灼烧殆尽时,匠人们才会开启内温炉,迎接自己今后的命运。
在启炉前被丢进炉内的瓷片就是所谓的“启品”,那时流行的说法是:能被炼制出来的精美瓷器是有定数的,只有毁掉一些以往成功的瓷器碎片,才能烧制出足够精美的新瓷器。
这样的说法当然是无稽之谈,估计是哪个颇有心机的制瓷匠人提出的说法,想要借此推脱责任。
无论这位匠人真正的下场是什么,他的目的都达到了,自这一说法提出以来,就被无数战战兢兢的制瓷匠人们奉为金科玉律,而且随着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贵族也相信了这一说法,也就不在像之前那样,对烧制出的瓷器稍有不满就拿匠人们泄愤。
毕竟,瓷器烧不好是你不舍得往里面投放更多的“启品”,你不舍得就说明你吝啬,而对于贵族来说,“吝啬”是最让人瞧不起的品格。
于是,他们都对自家的工匠宽容了很多,除非启炉后颗粒无收,否则很少再伤及匠人的性命了。
梅菲斯特一直觉得,制瓷工艺能进步到今天这种程度,这种“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