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带着成都回三国 > 章节目录 第二四零章 被歪曲的名言
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只要分析原文就不难现,孟子说这句话的本意并非是我们大部分人所理解的含义,刘鑫在翻阅各类资料时,认为所有解释里最中肯的应该是——不孝的表现很多,但以不尽做后辈的本分为最严重。

    作为一个经历了应试教育的刘鑫,在联系上下文,并且知道了这句话的背景后,便愈肯定这样的解释。

    因为在这句话的故事背景中,舜的父母与舜的关系并不好,所以刘鑫尝试将原文翻译了一遍——舜在取妻的时候并没有禀告健在的父母,的确是没有尽做后辈的本分,但君子认为舜虽然没有将这件事禀告给父母,但实际上与禀告了父母是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到了东汉时期,有一个名为赵岐的经学家注解了《孟子》,并且特别阐述了这句话:“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穷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毫无疑问,这句话变相歪曲了孟子的原话,作为一个还算出名的经学家,赵岐怎么会犯下这么严重的错误?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

    自古以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