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便是背诵。
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可以说其根本,就是背诵。
刚刚蒙学的孩童大多不大,也不明白什么事理、没什么文墨,先生做的,便是让这群孩子牙牙学语般的去背诵、去朗读。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先生读一句,学生也跟着读一句,不需要你去理解,也不用你明白什么意思 ,屁儿大点小破孩儿,大道理反正讲了也不懂,你就去背诵就成了。
由是,李狗剩也成了这群摇头晃脑背书的小屁孩儿中的一员。
私塾之中不分年级,大家都在一个大屋子里,先生也学那孔子有教无类,使的是因材施教的法子,你若把这三百千背熟了,先生这就再教你难一些的,就像这个时代大行其道的《增广贤文》、《幼学琼林》。
读熟了这些,自然先生还会再教你别的。
……
跟后世一样,先生一走,这私塾里学生这便炸开了锅,小孩子们离开座位,打打闹闹,嬉笑怒骂,欢快的不行。
私塾里从几岁到十几岁的孩子都有,差不多每个年龄段的人都会有自己的圈子,偌大的桃花屋围成那么几圈,孩童们在一起或是打闹,或是聊天,欢乐的一塌糊涂